
-
股債再震 通膨與利率上揚真的該擔憂!?
歷經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後,隨著疫苗陸續施打,經濟持續復甦、油價上揚,投資人開始擔憂通膨上揚,令2月中下旬以來,金融市場因利率上揚,呈現劇烈震盪。展望後市國泰投顧認為美國近期通膨上揚主要因基期效應、供應鏈瓶頸等暫時性因素推動,並非永久性因素,預料下半年可望逐步走弱。至於長債利率上揚,預期聯準會有足夠工具避免殖利率失控,且回顧2013年聯準會開始縮減QE規模至2015年底首次升息,約於2年多前先預告市場;然而,目前聯準會尚無釋出QE退場訊號,市場卻已預先反應2022年啟動升息,因此預料風險性資產短線震盪後,終將回歸基本面並延續多頭走勢。
-
南下北上資金熱 中國股市牛更長
自美中貿易戰以來,美中始終維持對抗格局,中資企業除了觀望美國政治動向外,亦加快改由香港或科創版的籌資速度,截至2020年12月底,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美國中概股已有九家,合計募資金額達2,291億港幣,此波熱潮亦吸引滬港通南下北上資金,並推升中國股市。
-
藍潮執政下 「牛」轉乾坤投資策略
2021年1月美國民主黨順利取得參議院多數席次,市場預期拜登政府將挾著國會支持,擴大財政支出,然投資人擔憂發債供給增加及通膨上升,促使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站上1%(註6),引發股市評價面是否過高擔憂。此外,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突破1億人(註1),疫苗施打速度仍存在不確定,也令近期股市走勢較為震盪。
-
聯準會調整景氣措辭與企業財報錯綜,美股短線修正無礙多頭走勢
美國經濟復甦步伐放緩,美股暫時回檔-週四(1/28)美股創下近三個月來單日最大跌幅,標普500指數終場下跌98.85點,收3,750.77點,跌幅2.6%,道瓊工業指數下跌633.87點,收30,303.17點,跌幅2.05%,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55.47點,收13,270.60點,跌幅2.61%。觀察市場修正主因如下
-
防疫封鎖政策會不會封住歐洲復興之路?
儘管距離最初爆發已經時隔一年,新冠病毒仍如芒刺在背,牢牢地扎在歐洲各國首長背上。英、德、法等歐洲主要國家都還在新冠疫情的紛擾中,而投資人也擔心新一波疫情將會戳破原先「明年會更好」的樂觀展望。